机械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 2.1 引言 机械装置所产生的危险,是通过两种物理途径表现出来的。第一种称为机械危害,它包括了其部件在工作状态下及失效时发生的因钳夹、挤压、冲压、摩擦和部件及材料的弹射所造成的损害,这些危险比较容易识别;第二种称为非机械危害,它包括了电气故障、化学品暴露、高温、高压、噪声、振动和辐射等所造成的损害。"软件因素",如计算机控制、操作机器的人的干预也会造成危险。本章只讨论机械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把机器正常工作状态下就存在的危险(如缺少对操作者提供必要的保护的安全装置),与由于机器部件或安全装置失效而造成的危险区别开来是非常重要的。 2.2 风险评估 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情况:机器的类型、用途、使用方法、出入现场的难易程度和主管人员的素养等都是相关的因素。风险的大小也与处在这种条件下的人员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有关。同时,还与人们对危险的了解程度和所实行的避开危险的技能有关。推断什么是危险和什么时候会发生危险的能力,并使管理人员和机器的操作者具备这种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 2.3 预防机械事故的方法 2.3.1 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 采纳以下方法,可以达到机械安全: (1 ) 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quot;本质安全"见下文); (2 ) 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需求; (3 ) 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损害); (4 ) 提供保护装置或者防护服。 上述措施是依次序给出的,这些措施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2.3.2 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的措施 操作者及机器邻近处人员的安全,可以通过采纳下列措施来达到: (1 ) 通过培训来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2 ) 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 (3 ) 通过培训,提高避开损害的能力; (4 ) 增强实行必要的行动来避开损害的自觉性。 2.4 安全设计 2.4.1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通过机器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实行措施来消防机械危险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这其中包括:在设计中消除危险的部件,使人们不能接触到危险的部件,减少在危险区域内处理工作的需求,提供自动反馈设备并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之中等。 2.4.2 控制装置的选择 在设计控制、选用控制开关及操作装置时,应遵守下面的要求: (1 ) 位置应该正确; (2 ) 类型要合适; (3 ) 消除无意启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