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因模板引起的病害及混凝土裂缝原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桥梁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产生的病害问题也日益尖锐。病害的表现形式多样,引发原因也不相同。本文对模板引起的混凝土桥梁病害——和混凝土桥梁中最常见病害形式裂缝的引发原因及破坏机理进行讨论,并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 1、模板引起的桥梁病害 模板工程是为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安装、拆除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桥梁外观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的质量,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如模板不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混凝土质量不良或外观粗糙现象。 模板原因造成的病害现阶段不能得到彻底根除,只能预防和实行补救措施。以下就是模板产生的桥梁病害和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1.1 病害形式及成因 1.1.1 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 5mm。由于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新拌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浇筑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钢模隔离剂涂刷不匀,排气不畅;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模板表面未清理洁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 1.1.2 蜂窝 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漏浆严重;混凝土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没有采纳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1.1.3 孔洞、狗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 1/3 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狗洞是指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成分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混凝土浇筑不畅;未按浇筑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使下部混凝土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