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对策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普通关怀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而温度裂缝又是混凝土裂缝中较常见的现象。如不引起重视,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到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本文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阐述了一些技术控制措施。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非常普通,但最大的缺点是容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严重者可导致结构的破坏,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保证桥梁结构质量及安全使用的关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探讨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技术和措施。1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大都出现在底板、墩(台)身处;2)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一般在 1~3m 范围内,多为板壁式结构;3)施工气候条件总体良好,全年气温一般在 0~35℃之间,0℃以下与 35℃以上的天数很少;4)现场混凝土运输近年来多采纳泵送方式。2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类型及成因桥梁结构的底板、墩墙等,通常都是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的部位。混凝土裂缝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温度裂缝、结构变形约束裂缝、混凝土固化过程中的干缩裂缝。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裂缝类型并不能截然划分,尤其是变形约束裂缝和温度裂缝有时是相互关联的,实践中还发现沿干缩裂缝形成的变形约束裂缝。2.1 温度裂缝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因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笔者曾在有关工程施工期组织过混凝土测温,混凝土浇筑后 2~3d 温度达到最大值,构件中心温度一般可达 55℃。而混凝土表面较易散热,内外温差致使内部产生压应力,外部产生拉应力,导致从混凝土表面开始裂缝。随着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由压应力逐渐转化为拉应力,只要拉应力稍大于混凝土的允许拉应力,由于应力集中,在已经产生外部裂缝的部位就可能裂缝继续向内部进展。对于墩墙等板式结构,一般形成贯穿缝。温度裂缝的主要特点是发生在施工早期,通常在拆模时或拆模后不久便可以发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时已经发生的温度裂缝可能很小,没有及时被人们发现,后因混凝土收缩变形受约束致使裂缝扩大。2.2 结构变形约束裂缝混凝土的固化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普通混凝土除固化初期因水化热不断升高是热胀过程以外,在其后的降温过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