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讨论摘要:本文以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为例,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思路,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在施工期、运营期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为今后的河道治理类工程生态保护红线评价提供参考。关键词:大汶河;生态保护红线;河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大汶河作为泰安市最大的河流,是黄河下游一条最大的支流。近年来,大汶河防洪标准低、行洪能力差,部分堤防堤身单薄,河岸淘刷,存在多处险工,已不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需要,因此实施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1]。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4 年 8 月 15 日批复的《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24-2024)》,划定的泰安市生态保护红线区中涉及到泰安市大汶河的,有牟汶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和大汶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2]。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是一个亟需讨论的问题。1 工程概况大汶河主流起源于山东省钢城区黄庄镇台子村,汇合泰山山脉以南、蒙山山脉以北诸水,迂回西流,途经钢城区、莱城区、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汶上县、东平县,在东平县马口村注入东平湖。大汶河全长 231km,泰安市境内河段长 179.24km。泰安市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工程、堤防工程、险工工程、防汛路工程、桥梁工程等[1]。2 生态保护红线环评思路生态保护红线环评专题评价思路如下:(1)选址选线分析:分析工程初步的选址选线方案是否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对比生态保护红线,判定工程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是开展此类工程环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经判定,工程确实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沟通,尽量避开;确实无法避开生态保护红线的,则应编制生态保护红线专章[2]。(2)调查工程与生态保护红线区的位置关系:根据工程设计方案,详细了解工程选址选线、建设内容、总平面及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方式等工程内容,详细调查工程所涉及的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区类型、地理位置坐标、面积、生态功能等资料,明确工程内容与生态保护红线的位置关系,核实位于或穿越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具体工程。(3)分析施工期与营运期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根据工程特点、工程内容、施工方式序等,分析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重点分析工程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的影响。(4)针对环境影响,提出对生态保护红线区有效的减缓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