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课程 增强育人实效新圩镇中心学校 梁燕才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没有课程,也就没有学校。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学校要开设怎样的课程,才能满足每个学生参加各类活动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多彩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符合小学办学特色的素养教育课程呢?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一些我校的做法:我校在课程育人建设中坚持实效性、主体性和合作性、开放性的三个原则,根据现有条件,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尽力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展。 根据“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本着“以学生进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依托和整合学校原有的优质资源,学校全体师生协调互助、统一思想,发挥群体智慧,将学生的需求与老师的能力相结合,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有利于学生进展的课程体系。一、课程设置目标1、学生进展目标: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满足学生全面进展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进展。2、老师进展目标促进老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提高课程执行和开发能力。挖掘老师潜力,发挥老师特长,促进各课程老师团队整体向上。二、课程结构及设计(一)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设置。一是学校出台课程管理办法,各学科严格按规定开足课时,学校加大查课力度,建立正常的调课记录,执行老师课时数周统计、周反馈制度,保证各课程正常开设;二是合理统整教材,拓宽教材资源,逐步探究品生、品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的整合工作,试行整合内容、整合课时,提高实效,语文学科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补充阅读,增加阅读量,适当增加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数学学科就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进行前后衔接或适当补充,学校以1-2个学科为突破口,开展统整教材讨论。鼓舞老师积极创新,不断讨论,在教学中凸显老师个性实施。(二)开足上实地方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学校“依法治教”的真正表现。为此,我校深刻认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把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作为贯彻教育方针,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的主要工作仔细抓好,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一、二年级地方课程安排为传统文化,每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