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XX 年 5 月,中国青少年讨论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 6 个劳务输出大省(市)的 12 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 4533 人(占 61.7%)、非留守儿童 2731 人(占 37.2%)、老师 687 人、校长 42 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 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 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 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仍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调查讨论中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 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意外损害凸显 在家庭生活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别最突出的是意外损害。在过去一年中,有 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损害,比非留守儿童高 7.9 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损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 5.3、1.6、3.9和 3.1 个百分点。意外损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有 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 1.4 和 2.7 个百分点,老师反映的差距更大。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较弱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 和 1.3 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 5.6 和 3.2 个百分点。 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他们学习态度和状态上的差异,既与学校教育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育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进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学习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