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及感想集锦 【篇一】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拔寨阶段,“脱贫摘帽”成为了时下的热词。有的地方十分用心,加任务、赶时间层层加码,甚至出现形式主义和“数字脱贫”的苗头;而有的地方到达了“摘帽”标准,却迟迟不想摘帽。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需要及时纠正。 “脱贫摘帽”务必实事求是,到了标准的就就应脱贫没有到标准的决不能硬脱贫。 这当中,广阔扶贫干部职责重大,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国务院扶贫办有一个“12317”监督举报电话,开通两年来,收到了 1 万多个电话。其中,就有前述两种状况的举报,甚至还有个别扶贫干部弄虚作假,擅自利用权力挪动扶贫资金,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对这些不正之风以及违法乱纪者,一经查处,绝不能姑息但严查严管只是一个手段,要真正杜绝乱象,发挥扶贫资金救命钱的作用,还是要依靠扶贫干部和群众自身的用心性和自觉性。 干部和群众要拧成一股绳,切实促进和催生困难地区的内生动力,提升扶贫脱贫造血潜力。同时,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贫困县考核退出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等,提升贫困治理方法和效率,促进内部要素合理配置,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进展潜力。 总之,扶贫脱贫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对“药方”拔“穷根”,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被脱贫、假脱贫,搞面子工程,玩数字游戏。只有沉下心,脚踏实地,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才能真脱贫、脱真贫,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篇二】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流量“漫游”费,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 40 元,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 8000 多亿元,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0 万以上,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生热点,回应群众关切描绘了一幅改善人民生活的新画卷,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理念。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的根本政治立场,作出“抓民生也是抓进展”的科学论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进展理念,牵挂困难群众“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民生始终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