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及芽的形成》教案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全过程(事先要查找一些资料) 学生进行探究 芽的种类 准备枝条、挂图和扩充资料 讨论分类 芽的结构 提供模型、讲解结构、放录像,用教鞭演示芽的生长过程 指导学生做一个圆白菜的叶芽纵剖学具 顶芽和侧芽的关系 放录像 讨论、举例、观看录像 教学活动设计 一、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目的:通过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的讨论,进一步熟悉变量控制法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提出问题:有一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如何获得它的最高萌发率?应怎样获得最适宜的条件? (二)分析和假设:老师提供其它种子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让学生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设。 提示:(1)注意给定的条件,空气可以满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 (2)注意设置实验中的变量控制问题 (3)首先要查找有关资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种的萌发温度,含水量是怎样的? (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 (5)分别给定区间内的不同点的温度,水分设计对比组,观察纪录。 (6)想一想能不能设水分、温度均为变量。 (7)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数据分析:(参考课本上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五)沟通和评价: 二、芽的发育 (一)芽的种类: 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常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老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结构: 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老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 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