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时,要让学生听几首扬州地区的民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歌曲可用领唱与齐唱或女声表演唱的形式演唱。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古诗 师:同学们,伴随着美妙的江苏扬州音乐《拔根芦柴花》,我们的音乐课开始了,提起江苏扬州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风光 师:扬州确实有着令人神往的美景!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播放《杨柳青》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寓教于乐】 1、感受歌曲 师: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民歌更美呢。今日,我们就来听一首江苏扬州的民歌《杨柳青》。 (1)初听:这首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轻松,活泼) (2)再听:这首歌唱的什么?歌曲的名字与内容的关系?劳动人民下田干活的情景,你觉得几拍子比较合适?(了解歌词内容,歌名与内容的关系,体会几拍子的) (3)再听:从歌词上看它更是与众不同,你发现了吗?(了解衬词的作用)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2、学唱歌谱 师:刚才我们都知道了这首歌曲是 2 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演唱时可要注意了。(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