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4 篇 杨靖宇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主要人物之一,有许多关于杨靖宇将军的影视形象。以下是我整理的《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4 篇,欢迎阅读。 《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1 今日,我随手拿起了《英雄事迹》这本书,随便翻了一页。就翻到了杨靖宇这一页。 这篇文章主要讲抗日英雄和战友之间发生的一件关于“黄豆”的事情。日寇侵入东北后,为了切断抗日联军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杨靖宇不得不率军退向深山老林。一天炊事员捧着一把黄豆,送到杨靖宇手中,杨靖宇问:“黄豆不是已经吃光了吗?”炊事员说:“这是各班战士省下来的,让我送给你。”杨靖宇说;’’这怎么行,赶快送回各班去,给战士们吃。”炊事员知道司令员的脾气,就转身走了,可是又回来了。他说;’’司令员,大家让你必须吃。”“战士们吃什么?”杨靖宇问。炊事员回答:“吃浸了雪水的棉絮.”他对炊事员说:“拿去给伤员吃吧,不许再拿回来了。” 读了这篇文章后,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战斗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吃战士们多吃些。杨靖宇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一个人,正是因为很多像杨靖宇这样的抗日英雄才会有我们今日美好的生活。杨靖宇在死后,一名日本军官把他解剖后像触电似的打了个冷战:死者的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从杨靖宇想到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学习杨靖宇的那种为别人着想却不顾自己的精神。 《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2 杨靖宇是一位抗日英雄,真正的英雄!他在雪山上呆了 20 多天,断粮至少 5 天以上。却并没有屈服于日军,死后也从不低头!那 5 天里,他吃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 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日军的指挥下死伤的人数令人发指!为什么杨靖宇会惨死在这冰天雪地的山岭上?因为他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他不会帮助敌人残害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杨靖宇为国为民的精神如此坚定? 因为他那矢志不移、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精神只是为了让中国和平,与世无争,逃离死亡的魔爪。 在这风风雨雨的 71 年里,杨靖宇的革命故事依旧家喻户晓。从前的硝烟战乱,与战争号角将永远停留在过去。但是中国人所承受的屈辱,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假如有人问为什么,我会告诉他:“因为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牺牲的像杨靖宇一样的抗日英雄,也是无法估量的!”血与肉的铺造,是造就新中国的材料!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