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热胀冷缩》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液体热胀冷缩》,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 3 课。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各位老师说课。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有 3 页,分两个部分。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 活动一延续了前一节课的话题。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发现,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增大了,本课我们将和学生一起进一步讨论“水在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问题。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这样的认识,而且要他们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在活动一结尾,安排了一个让学生“依据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变化”的活动。这项活动将前面的学习成果再次提升,从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温度计的原理。这个设计是水到渠成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新的认识得到巩固,而且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的液体也有这种性质吗?老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急于做出回答。假如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开展相应的观察实验予以证实。当学生对其他液体进行讨论之后,是否就可以肯定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呢?在这还要提醒学生,还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我们只讨论了几种液体,只能说明我们讨论的这部分液体有这样的性质。活动二设计的“其他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的活动,把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宽阔的方向拓展,也是对严谨科学态度的培育。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育,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动手,善于操作。本节课以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老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本节课老师要积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教学策略】 科学课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强调过程中的观察、发现、预测和假设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发现问题,在沟通、比较中发现最佳方案,自己动手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