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进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进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最近进展区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促进学生的进展,必须关注学生的进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进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进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进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帮助他通过现实与寻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积极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猎取的,而且来自于课外,老师要很好的讨论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进程。如引入新课部分媒体出示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壳等实物让学生推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王花八门,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 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指出:老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提倡自主探究式学习 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所课探究,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数据、证明的过程。这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儿童的进展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我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一步一步推动,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2)提倡在触摸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猎取知识。这是本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3)提倡自主讨论、沟通 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够在推理、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沟通,进行体验。在本堂课中,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