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伟大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⑴ 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和许多大屠杀惨案。⑵ 了解和掌握中国军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面前奋起还击,并逐步团结起来,建立起坚固而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浴血奋战,直到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事实。⑶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原因,列举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⑷ 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讨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只能是持久战?抗战中哪种力量为主导,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为什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⑴ 提问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学习和理解未知知识的知识迁移方法。⑵ 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本节的大标题和三个子标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过程和方法。⑶ 引导学生从《侵华日军的罪行》一目中列举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残暴本质的事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过程和方法。⑷ 要求学生对《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进行分类:先从政治派别分,再从关内与关外分,最后看书上是按什么进行编排的等,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多角度的分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⑵ 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⑶ 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共诞生前,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抗争,结局怎样?中共诞生后,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出现了怎样的高潮?由此导入新课——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