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阎金铎近十多年来,物理教学改革,无论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物理教育科学研究也随着不断地扩展和深入,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正是物理教育科学发展和物理教学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将原“教材教法研究”学科名称,更名为“学科教学论”,这确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产物。学科教学论(物理专业),包括三个大的研究方向:物理教学论;比较物理教学论;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史是研究物理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教育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介绍、分析和评价物理教育和教学目的、内容、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总结物理教育和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揭示物理教育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规律,预测其继续发展的趋向,为今后的物理教育建设提供借鉴。编写中国物理教育史是一次十分艰巨的工作。早在五年前,我曾与骆炳贤等同志谈及此事,他们开始整理已有的资料,并进行广泛地调查分析。1988 年 10 月,在南京召开的国家教委高校理科物理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教法编审小组扩大会议上,正式把《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列为该组系列研究课题之一,并推举骆炳贤同志为课题负责人。1989 年 9 月至 1990 年 7 月,骆炳贤同志作为我的访问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对该课题深入研究了一年,完成了初稿。南京师范大学何汝鑫老先生也参加了研究工作。1990 年 8 月,在长春召开的教材教法编审小组扩大会上,对书稿进行了审查,认为基本成熟,并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现经作者再次修改,业已完成,前后经历了五个年头。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融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中国物理教育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为基本线索,分析了引起物理教育演变的原因,论述了其发展过程的特点及规律。全书史料比较丰富,论证力求严谨,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叙述简明、扼要。因此,它可以作为师范生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物理教师进修学习的教学用书。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推动物理教育改革,提高物理教育质量是有现实意义的。也应当指出,中国物理教育史的系统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尽管《中国物理教育简史》的出版,有一定的开创意义,但它毕竟是一个尝试,从体系到内容都有待进一步修正、充实和完善。我祝贺本书的出版,并希望通过它能引起同行们对研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