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猜想学科网第一部分:2008 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分析学科网2008 年高考作文已经尘埃落定,暂告一个阶段。回过头来,细细思索,笔者希望能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寻找命题者的意图和一定的规律,对高考的走向有一个理性的了解。为此,我们不妨抽取几个不同省市,看看 2008 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特点:学科网学科网1、 讲人与自然的和谐学科网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话题。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不妨回顾一下历史:过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往往是畏惧而心生寒意,于是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人们往往以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为目的。当人类最终受到自然的报复后,才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是和谐相处!这种思想的转变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就有体现,如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两卷很明确地诠释了这样一个信息: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生长之根,是人生命的源泉,对于这样一个关乎我们生存的因素来说,它的好坏,它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我的生活的质量。那么,对于自然,我们不仅应该敬畏它,更应该保护它,与它和谐相处。如果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如果破坏了自然自身的发展状况,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学科网 浙江卷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类对自然的侵占也越来越严重,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往往过度注重城市的工业化,而忽视了它仍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于是,城市的灯红酒绿,城市的人满为患,又加剧了城市的畸形发展,于是,远离了乡村,远离了自然!乡村的气息,自然的气息,完全在这样的“发展”中消失殆尽。学科网 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在写作中,我们既可以谈和谐带给人与自然的好处;谈只要认识到了二者的关系,于我们的生活、生产才有更大的利益;当然,可以谈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恶果,进而呼吁人类要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如果仅仅只是谈论这样一些话题,显然在深度上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拓展思维,如城市的繁荣,却带来了与自然的远离,触摸城市,感受到的是一座座无生命的钢筋水泥,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加剧。如果把主旨定义在这里,通过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现象,探索人类的心理情感,我想,在立意上会获得高远及深刻的赞叹!学科网学科网2、讲人之常情学科网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许多高考作文题也多了对考生“人之常情”的考验,如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