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假如我是巨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时数为 1 课时。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制造能力,我确定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 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锻炼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想象的精神。 2、在绘画中感受美术学习的欢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异的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是: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对比。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欢乐的想象会象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止,若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想象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巨人,变成了巨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教学中,我立足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大胆夸张地进行表现,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角色转变做导入 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变成大巨人格列佛,并结合图片给学生讲述了我的一段有趣的经历。引出格列佛是一个既勇敢又善良、聪慧、威力无穷的巨人。利用图片再加上我的讲述同学们可以很直观很生动的了解故事内容,并可以引出课题:巨人真了不起,可以做常人不能做的事,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像格列佛这样勇敢、善良、威力无穷的巨人吗?那就跟着我一起走进巨人的世界,我们一起学习《假如我是巨人》。(板书课题) 巧妙的点出课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二)、创设情景,丰富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异的联想,力求创新。为了更好的解决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一:小朋友们到一个神奇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先是学生讨论沟通再以图片形式展示学生作品,看一看更多更好的想法,这样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的思路,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他学生的画法。第二个问题:假如你是巨人, 在愉快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