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资料失真防范对策研讨会计资料失真防范对策研讨 摘要:会计信息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它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核心。但是,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本文正是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参考意见。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失真加以定义,简要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述,第三部分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防范对策 前言 会计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正常进展,是国家和地方制定中长期进展计划和各项经济政策的依据。因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重要性。孔子曾在鲁国执政的大贵族季氏门下当一名仓库主管会计—委吏,精细于会计实务的孔子顿悟道:会计,“当而已矣!”会计要害工作系于“当”字,即应当,恰当,适当,正当。然而在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造假事件却屡尽不鲜。“琼民源”,“银广厦”等会计造假事件震撼了中国会计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心受到重挫。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一)会计信息失真定义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提供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不当,给其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不利的一种现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1.原始凭证失真 如虚开发票,主要指多开发票进行报销,提高费用,加大成本,以达到套取现金或骗税的目的;或通过与其他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产品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 2.编制虚假预算 一是为了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人为根据分部分项工程将总成本分解,调整工作量、实物量、工程进度等,以使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开支标准和范围以内。二是为了集团利益或一己之利,在预算上大做文章,造成企业的资产不实、经营成果虚假。 3.随意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 如原采纳年限平均法,为了调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