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百日维新课程标准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与能力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过程与方法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学习情境创设:“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讲授新课】㈡百日新政:㈡百日新政:维新变法的高涨维新变法的高涨11、康有为两次上书、康有为两次上书⑴ 康有为 1897 年上书:① 背景: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② 内容:历陈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紧迫性。③ 影响:最终引起光绪帝重视。⑵ 康有为 1898 年上书:《应诏统筹劝局折》① 原因: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具体变法措施。② 意义: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施政纲领。22、光绪帝百日维新:、光绪帝百日维新:⑴ 标志: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也是变法的宣言书),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⑵ 时间:1898 年 6 月 11 日到 9 月 21 日,共 103 天,史称“百日维新”。⑶ 内容:内 容进步性和局限性政治上书办报裁冗员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局限: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经济投资厂路开矿产进步: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局限: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裁汰绿营西法练进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文教废八留学改书院进步: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⑷ 政策:①对办事不力严惩不怠;②提拔维新派人士;③急颁诏令:(具体见教材)1㈢戊戌政变:㈢戊戌政变:维新变法的失败维新变法的失败1.1.失败标志:失败标志:18981898 年年 99 月的戊戌政变。月的戊戌政变。2.2.失败原因:失败原因:⑴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① 破坏原因:维新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② 破坏表现:A.对政令敷衍塞责,不予执行。如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直隶总督荣禄。B.罢免翁同龢职务;控制人事任免权;提拔亲信荣禄,控制京津地区。⑵ 袁世凯的出卖。⑶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①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② 对外国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