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2013 年暑期高一语文导学案:9、小狗包弟导学案学习目标 : 1、认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的勇气与度量。 2、感悟人格、人性与道德,学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3、学习借鉴表现方法。学习重点: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自我的反省忏悔意识。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学法指导:诵读法 探究法 讨论法课前预习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1.读准字音 租赁( ) 解剖( ) 吠叫( ) 堕入( ) 忏悔( ) 驾驭( ) 一撮灰( ) 作揖( ) 2.注音并组词 撕( ) 堕( ) 茵( ) 蛾( ) 厮( ) 坠( ) 荫( ) 娥( ) 揖( ) 葺( ) 辑( ) 茸( ) 缉( ) 二、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总结“我”的感情脉络: 我的疑问: 知识链接 (一)作家解读 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1904 年 11 月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可谓一代大师。(1928 年 8 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这个名字。他在拉封丹中学的中国同学巴恩波不久前投水自杀,为纪念他采用了“巴”字,而“金”字,是因为他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著作。这就是“巴金”笔名的由来。) 巴金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到 40 年代末他就创作各类小说共 33 部。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小人小事》和《寒夜》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沈从文夫人张兆和晚年说;“巴金奋斗了一辈子,活得太苦、太累、太不容易,但他的文章却让几代人思考怎样做人和作文。” 巴金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曾对二十世纪中国有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鼓舞人们走向新生道路的《激流三部曲》,还是八十年代代表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痛苦反思的"讲真话的书"——《随想录》。乃至后来呼唤建立文革博物馆,虔诚严苛地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的忏悔精神,都曾在思想界和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像这样巨大的思想艺术的冲击波,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阅读上实属罕见。 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走出历史的荒芜,他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