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 1 一.请翻译以下几则语录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 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3.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 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 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7.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 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大学附中高中语文 课堂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