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十六中 2014 年高三生物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1【教学目标】本课题通过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基础。【重点难点】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 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流程】一、基础知识: 自主预习㈠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概念:根据被分离蛋白质的 ,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2 、 原 理 : 当 不 同 的 蛋 白 质 通 过 凝 胶 时 , 相 对 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 ,移动速度 ,而 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 能 在 移 动 , 路 程 , 移 动 速 度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3、具体过程:教学随想A. 的蛋白质由于 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被滞留; 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了里之间迅速通过。B.(1) 混合物上柱;(2)洗脱开始, 的蛋白质扩散进入凝胶颗粒内; 的蛋白质被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3) 的蛋白质被滞留; 的蛋白质被向下移动。(4) 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完全分开;(5) 的蛋白质行程较短,已从 中洗脱出来, 的蛋白质还在行进中。㈡ 缓冲溶液:1、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 PH 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2、作用:能够抵制 的对溶液的 的影响,维持 PH 基本不变。3、缓冲溶液的配制通常由 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调节缓冲剂的 就可以制得 使用的缓冲液。凝胶颗粒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1 )( 2 )( 3 )( 4 )( 5)BA多孔板思考:说出人体血液中缓冲对? 思考:在血红蛋白整个实验室中用的缓冲液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使用的是磷酸缓冲液,目的是利用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 PH 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观察(红色)和材料的科学研究(活性)㈢电泳:1、概念:指 发生迁移的过程。2、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 等都具有 在 下,这些基团会带上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 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