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重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八大的正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与教训难点: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课前自主学习1.“一五’’计划明确我国的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有步骤地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重工业建设成就尤其突出,主要集中于地区,代表企业有鞍钢三大工厂、和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3.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突出表现在、、。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从 1953 年开始,我国为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政府是如何进行三大改造的?有何意义?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人均拥有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工业化建设(1)概况:到 1957 年,“一五”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近六百个重要项目。(2)结果: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5.三大改造(1)概况:从 1953 年开始,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例 1】下列对三大改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容涉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B.从 1953 年开始,到 1956 年结束C.使中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使生产技术得以改进【变式题 1】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lA.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C.废除旧的剥削制度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知识点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中,既有成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