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开放分类: 能源、海洋、资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概念: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加强对海 水(包括苦咸水,下同)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沿海和西部苦咸水地区淡水危机和资源短 缺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海水淡化,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海水淡化方法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是 采用多效蒸发法;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主要是多级闪蒸法(MSF),至今利用 该方法淡化水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电渗析法(ED)、20 世纪 70 年代的 反渗透法(RO)和低温多效蒸发法(LT-MED)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反渗透法(RO)海水淡化 已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 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截至到 2001 年底,全世界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 3250 万立方米, 解决了 1 亿多人口的供水问题。这些海水淡化水还可用作优质锅炉补水或优质生产工艺用水 ,可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淡水。国际海水淡化的售水价格已从 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 的 2 美元以上降到目前不足 0.7 美元的水平,接近或低于国际上一些城市的自来水价格。随着 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经济合理性将更加明显,并作为可持续开发淡 水资源的手段将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历经"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在海水淡化与反渗 透膜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建成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 13 个,总产水能力日产近 1 万 立方米。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海水膜组器产业化项目。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天津大港电厂引进两台 3000 立方米/日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于 1990 年运转至今,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 技术经过"九五"科技攻关,作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青岛建立 3000 吨/日 的示范工程。 海水直接利用,是直接替代淡水、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相关技术的总称 。包括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回注采油、海水冲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