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课 正余弦定理及其简单应用一、考纲要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B二、知识梳理:阅读课本必修 5 P5--P16问题 1.正余弦定理是怎么得到的?正弦定理:P5-6,P11;余弦定理:P13问题 2.正弦定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余弦定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正弦定理:1、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他; 2、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求其他(一解?两解?); 3、边角转换。余弦定理:1、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条边; 2、已知三边求角; 3、边角转换。问题 3.你还知道三角形中哪些边角关系?1、内角和定理; 2、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3、警示:1.由正余弦定理求出正余弦值后,还要结合角的范围得出角的大小;举例说明2.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时注意转化的原理(齐次等式或分式)举例说明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三、诊断练习的体验与体会:1.三角形内“知三求全”;2.注意正余弦定理的选择;3.“边化角”与“角化边”的选择;4.。四、例题导学例 1.问题 1.选择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依据是什么?问题 2.正弦值确定,角是否确定?(余弦呢?)为什么?如何取舍?问题 3.例 2.问题 1.选择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依据是什么?问题 2.余弦定理的结构特征是什么?问题 3.第(2)题求有几个途径?哪个更简单些?例 3.问题 1.条件等式中有边有角如何处理?问题 2.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条件是否完备?缺什么?解题反思(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或两边和它们的夹角,适合用余弦定理求解,同时要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若已知条件中涉及到边的平方关系或角的余弦,通常也用余弦定理;(2)正弦定理一般解决两类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解三角形;②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解三角形。第②类问题也可以用余弦定理解。用正弦定理解,需注意对解的情况的讨论。(3)解三角形时要合理地进行边角互化,若已知条件中有边、角混合的式子,通常要化异为同,引导学生体会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五、知识结构的巩固与完善正弦定理:1、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他;1 2、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求其他(一解?两解?); 3、边角转换。余弦定理:1、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条边; 2、已知三边求角; 3、边角转换。第 31 课 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一、考纲要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B二、知识梳理:问题 1.正余弦定理是研究三角形当中的边角关系的定理,共涉及三角形中的哪些量,在这些量中至少知道几个才能求出其余量?问题 2.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