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部门间扯皮 部门间扯皮一直是令许多企业头痛的管理问题,部门本位主义、相互推诿,导致管理内耗严重,效率低下。这一现象主要发生于企业有了一定规模、人数增加、组织结构复杂以后。 产生这一问题的限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缺乏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规模化的企业必顶建立起为全体员工共同认知和认同的愿景和目标,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是对部门和员工的牵引,缺乏共同愿景和目标的企业会导致组织缺乏合力,产生自说自话各行其道。 因此,企业高层的责任首先是建立起企业的原景和战略,决不能做到哪儿说到哪儿,否则企业会陷入无休止的事务堆中而员工不知最终要达成何种目标。当然,有些企业有所谓的愿景和战略,但大多是停留在报告中,没有真正得到员工的认知和认同。 二是部门职责不清、部门间相互关系不清。从组织建设的角度看,建立一个部门,首先要明确该部门的职贵,所谓职责就是该部门的功能和应该做什么,事实上,在我接触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中,这个问题大都是“大概清楚”,缺乏这一组织管理的最基础的东西,组织的运转出现问题 也就十分自然。其次是虽然部门职责清楚但相互间的职责关系不清,这是第二个层面的问题。例如应收账款问题。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分别承担什么责任是常常令人纠缠不清的问题,销售部门追求销售最大化,财务部门追求收款最大化,两间之间的工作目标不同导致相互间的矛盾是常有的事。 三是公司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事实上制度管理无法做到真正的“无死角管理”,在实际酌操作过程中,人为的因素总是穿插其中,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人也不是机器,不像机么死板。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假如出现一时的局部范围的职责不清的情况,相互间的补位和支持显得十分重要,而这必须依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员工的职业素养加以弥补。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一、做好明确职责这一基本层,从制度管理层面打下基础。前几年许多企业兴起了为岗位撰写“职务说明书”的活动,应该是对传统人为式管理的反思和进步。岗位都是职责和价值的,设立一个岗位、一个部门,首先必须明确该岗位、该部门的功能相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以往“大概做什么”和“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职责的不明、不确定会导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和评价的不准确。 我普接触过一个企业,许多员工抱怨“该负的责不负,不该负的责要负”,通过诊断,发现该公司的职责体系十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