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一地理 3.1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重点分析自然地 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难点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法及教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个 案 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 生 主 体活动 考点梳理考点 1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考点 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最容易从植被类型的差异上反映出来,因此自然带常以植被类型来命名。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表现基础备注从 赤 道 到 两极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方向)更替热量低、高纬度明显从 沿 海 向 内陆自然带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水分中纬度地区最明显垂 直 分 异 规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更替水 热组合纬度越低,山体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丰富1地理位置_____ 位置_____ 位置气候水文动物自然带 直击小高考图 8 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6~17 题。16.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17.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图 12 阴影示意的是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读图回答 26~27 题。26.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的树种是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2 7.该绿化工程栽植树种的选择,遵循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图 5 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2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