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鉴 赏 诗 歌 形 象一、考点解析1 、人物形象:①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②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2 、景物形象:①鉴赏的依据--- 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②鉴赏的角度--- 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二、鉴赏示例例1 : 题李凝幽居 贾 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身份。从环境上来看,李凝的居处“少邻”( 邻居不多) ,少人来(“ 草径”“荒园”) ,清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即云根动像是石也在移动)),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位隐者。例2 : 蝉 虞世南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 垂矮: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 帽带) 。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这首诗的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矮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隋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 自然属性) 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 寓意) ,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感情) 。1第三章 鉴赏诗歌语言一、考点解析 1 、语言的技巧---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2 、语言的风格--- 含蓄\ 明快、简洁\ 细腻、冷峻\ 热情、婉约\ 豪放、朴实\ 华美、工稳\ 泼辣、典雅\ 俚俗、精细\ 粗犷、用典\ 平易。 3 、语气--- 庄重\ 幽默、冷静\ 激昂、沉稳\ 活泼\ 振奋、娓娓而谈\ 平和\ 亲切\ 自然\ 严肃。4 、语言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