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逢四要原则”所谓的“三逢”指的是:1、逢道路变化2、逢盲区变化3、逢自身变化所谓的“四要”指的是:1、要减速2、要备刹3、要眼神4、要精神“三逢四要原则”诸位再熟悉不过了,但从很多车友的反馈来看,知道但未必能做到,原因如下:1、新手做不到,大多数是因为知道原则,但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无法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最典型的表现是,他已经处在的“逢盲区变化”或者“逢道路变化”的场景中,但却不自知。当危险已经发生时,才意识到自己处在“三逢原则”之下。2、生手做不到,大多数是因为并没有把这一切固化到自己的驾驶行为体系当中,心存侥幸,很多时候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当真正发生危险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无论是实战积累不够的新手,还是心存侥幸的生手,他们之所以没有办法时刻践行“三逢四要原则”,是因为没有深刻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最近梦飞在筹备《从零到高手》培训班,对很多问题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更加深度的思考,借今日文章的机会,想与诸位深化探讨一下“三逢四要原则”。必定需要讲透的是,为什么危险多发于“三逢”,你只有由衷意识到危险,才会有防范意识。1、逢盲区变化。所谓盲区的定义:凡是司机看不到,但又容易窜出其它交通参加者的点,都叫盲区。现实基础: 盲区是相互的!盲区之所以危险,最大的原因,它是相互的。假设有 A、B两个司机,当 A 看不到 B 的时候,B 也同样看不到 A!这就是有关于盲区的车祸,往往都比较惨烈的根本原因所在!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危险,双方都没有做相应的防备,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为时已晚!理论依据:四要原则!现在各位应该有点感觉了,为什么“逢盲区变化”,咱们一定要做到“四要原则”。原因很简单,掌握主动性,我们不能指望对方有安全意识,所以自己必须做到:减速、备刹、集中精力。很多车友会对“要眼神”有疑惑,“要眼神”是干什么?答案是,眼神,也就是你的目光,应该集中在最危险的区域,对于“盲区变化”来说,什么地方是最危险的区域?盲区的位置!总结:逢盲区变化简言之就是:知道盲区是相互的,尽量提醒对方你的存在,同时主动规避风险(四要原则)。2、逢道路变化。所谓道路变化:只要不是封闭的直路,都属于道路变化的范畴。典型的道路变化就是指:弯道、岔道口、十字路口、环岛、匝道、高速进出口等。现实基础:道路变化也是相互的,重要的是“路权的概念”,道路变化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会改变驾驶者的速度和方位!道路变化是相互的,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