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进展规划 小学 XX——XX 进展规划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进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进展步伐,创建特色名校,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概况 绍兴县湖塘小学位于绍兴县湖塘街道湖塘村,地处十里湖塘,鉴湖之源,古越腹地。她的创建时日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年,百余年来,历经沧桑,几度更名,数易校址。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兴趋衰,由衰转盛。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稳步进展,日趋兴旺。在造就社会所需有用人才的奠基工作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湖塘小学的前身,据《绍兴县志》记载,初创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原名为“私立光亚初等小学堂”,校址设在湖塘魏氏祠。解放后,教育事业得到了新生,学校为绍兴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迁入李朗亭的庄园式民宅内,更名为“湖塘乡小学”。1958 年冬,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兴起,学校更名为“湖塘公社中心学校”,校长何俊校。1966 年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学校教育受到冲击,历尽坎坷。1987 年 9 月开始的历时 8 年的国家教委“七五”、“八五”期间重点规划课题《基础教育人的社会化》课题在柯桥区实施,揭开了素养教育的序幕(简称“柯桥教育实验”)。1992 年 5 月,湖塘、型塘合并,镇中心校负责管理全镇 19 所小学、73 个教学班,学生 2300 余人,教职员工 115 人。1995 年底,学校仍弘扬“柯桥实验”教育思想,走“科研兴校、素养立校”之路,校本教研方兴未艾,新世纪伊始,XX 年 8 月,撤乡镇建立街道,学校更名为“绍兴县湖塘中心小学”,在街道教育总支的带领下,不断创新,造就地域文化课程开发的亮丽特色,在素养教育的探究与实践中,精心打造一张综合开发农村地域文化课题的金名片。学校制定了新的办学目标,提倡新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编校歌,完善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学校首创“少儿越文化博物馆”及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探究“德育特色提升”、“活动价值群体”、“教学实践完善”、“办学机制科学”、“科研主题推动”等讨论。实践中,培育和锻炼了一大批名优老师,使之成为全街道、全县的教学业务骨干,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合格+特长”的名学生。学校先后获“县十佳社团”、“市优秀社团”,被县政府命名为“绍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县文明单位”、“市教科研首批实验基地”“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