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认识分数》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为我们今后学习小数的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与不足: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节课一开始借助主题图创设既丰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分食物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月饼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平均分情境中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初步感悟分数的含义。 2、注重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活动中感知、体验、深化认识、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 3、从形象到抽象,以形象材料为依托,理解分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能建立在对直观形象的感知上。因此,我采纳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折出正方形纸的并涂色”、“看到图片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等形式的练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4、存在的不足。 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的训练不到位,部分学生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几分之一的意义,应鼓舞学生多说在说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育制造力的主力学科,对课堂氛围,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激起学习欲望,又能联系以前知识,为进入学习高潮作准备。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进展和深化。巧用旧知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