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篇_第1页
1/21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篇_第2页
2/21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篇_第3页
3/21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3 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悟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 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教学难点: 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教学设想: 一、回顾离别诗作,引出《再别康桥》 古来痛苦之事莫过于死别,恰如归有光的三番丧亲,林觉民的就义别妻;死的别离纵是无奈,也只得坦然接受,而生的分离更令人黯然伤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此去经年,纵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的凄清。 古人对于离别有着深深的体会与情思,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板书:再别康桥) 二、知人论世:介绍徐志摩个人资料,他与康桥的渊源。 (1)学生读一读诗歌,说说诗人的初印象。(情感细腻、对母校的不舍、爱自由有梦想) (2)作者徐志摩,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他喜爱以浪漫主义的情思、笔调抒写自我的性灵。诗作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形式富有变化,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 1928 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朗读。(音乐美、建筑美) 明确: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 老师范读; 体会、找差距; 齐读,指名读。 诗歌朗诵不仅要咬准字词的读音,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诗人怎样表达自己惜别情怀?)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