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培训心得:做一个教育的朝圣者今年暑假里,我有幸和张局长带领的大部队一起前往南京栖霞,参加参加新教育的第 xx 届年会。当朱永新教授精神矍铄地走向主席台时,旁边的一位老师调侃道: 瞧,恁的教主出场了。 我淡然一笑,回应道: 朱教授就是咱新教育的主儿!我们每一个新教育人都是。 我们做新教育不是为了出名求利,只是希望能切实做一些事情而已。我在想,教无定法,边做边学,重视每一次心灵的播种,尝试着用小课程去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李镇西老师吧,他是一个教育的布道者。他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去青海塔尔寺参观,我被寺里的酥油花震撼了。寺庙里的一个僧人告诉我,酥油花的塑造工艺复杂,要进行大量的选料、配制、做模等前期工作,由于酥油易融化,艺僧们徒手捏塑酥油花时只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阴冷房间里封闭工作。在制作过程中,艺僧手指被冻得痛苦难忍,失去触觉,但他们依旧将酥油做成一朵朵精致的花朵。这些酥油花只能 存活 几个月,因为天气转暖便要融化,于是每年都要重做酥油花。因此,最后艺僧们的手指都会溃烂,且终身残疾。这些艺僧都是自愿做酥油花的,没有谁强迫他们,哪怕手指溃烂,他们也无怨无悔。这些漂亮的酥油花都不是为 市场 而制作,唯一的用途就是放在寺庙里供奉神灵。没有半点功利色彩,不是因为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是迫于别人的指令,而完全是出于心灵深处的信仰,而自觉自愿地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健康。在世俗的人看来,他们很苦,但他们自己却觉得很幸福 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正如李老师所说,大多数老师将老师作为一个谋生的饭碗,更高尚、层次更深的就是把这种职业当成了一种虔诚的宗教信仰。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层次上努力工作的人,才会乐此不疲地为工作疯狂着。 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也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加、精神生命的支撑;教育需要乌托邦,需要田园牧歌式的价值追求。教育只有抗争疏远自然、脱离生活和缺乏诗意的种种弊端,才能引领学子融入生活,激活其野性思维和原始生命力量。莫非,这就是老师的理想主义?毋庸置疑!童喜喜、张硕果、飓风 这些理想主义的新教育者们正用在爱构建教育的童话,用生命谱写教育的传奇。所以说,新教育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更在于一种传承与创新。 当颁奖的大屏幕上滚动着我们雏燕班的名字时,我真的很激动,感觉自己播撒在这间教室里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萨特的存在主义里说, 人的存在总是先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