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心得不能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教研心得不能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今日教研的时候,段老师反应了开学时听课堂纲要分享课的情况,其中触动我最大的是,“不要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想想不是么,尽管课程纲要分享课是不同与常规的课,因为这是开学第一课,这是高屋建瓴、如同导游图介绍性质的课,是带有顶层设计的课。从备课和授课的角度,都不免容量大,从结构上说,容易约定俗称、陷于机械的课。而这样的课,是我们期望的,是学生期待的吗?显然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让我想了很多。首先,正如大家讨论反思的,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老师要清楚教学目标,学生要认同学习目标的课,这才能保证教学互动有效性的课。其次,这也需要以生为本,注意课堂教学情趣性气氛的创设,让学生能够体悟其中,反思其中,生成其中的课。第三,也要注意开头结尾,注意衔接过渡,开篇引人入境,结尾余味无穷。有的是心动,有的是心动后的“蠢蠢欲动〞,期待下一节课的自我行动。鉴于此,我想到,针对课程纲要分享课的四大主体局部内容,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调整:课程目标的呈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形成果的展示,通过往届学生学习记录,或者某一学习内容的典型性应用,相应的视频、图片等案例展示,告诉学生,通过本学期课程学习,学生将会干什么,将会拥有哪些本领?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价值,也让学生明确一学期学习将会解决哪些问题,有助于自己的人生和开展干些啥。课程内容的呈现,注意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删繁就简,重在让学生领略主干性知识和技能,立足兴趣的激发,以及内容的情趣化,尽可能撷取最美的场景呈献给大家。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有心动,不为难就够了。课程实施的呈现,重在渗透学科学习典型方法,让学生感知自己需要怎样做,不妨结合学习问题,让学生尝试,适当体验一下,比照中增强学生的认同,从而有机内化。课程评价的呈现,完全可以采纳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以老师的角度谈如何帮扶自己,如敦促自己实现超越自我,达成目标的变化,重视学生的自我唤醒,尊重和照应的叠加,从而有助于评价的常态化,系列化,实效化。总之,不要忘了课程纲要分享课也是一节课,是最终以学生接受、达成内化成自我学习规划的课,多从学生的视野考虑,重视切入点的适切性、多元化变化,课也就多姿多彩,因为先声夺人而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