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MBA国际贸易》课程教案

《MBA国际贸易》课程教案_第1页
1/38
《MBA国际贸易》课程教案_第2页
2/38
《MBA国际贸易》课程教案_第3页
3/38
《MBA 国际贸易》教案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及其国际惯例本章的重点问题:掌握国际商会制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明确国际惯例的法律地位。分清《 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修订的原因及其分类规律。本章难点问题:《199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不同点。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贸易术语是构成国际贸易商品单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几个外文缩写字母来说明在一定价格基础上,买卖双方责任划分的名词。任何一个贸易术语都包括三个方面的职责,这三个方面就是责任、费用和风险。责任指的是责任大小,费用多少,风险谁来承担。这三方面,不同的贸易术语是不一样的,所以贸易术语是表明在一定价格基础上,买卖双方责任划分的名词。二、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国际贸易术语产生于19世纪初,是国际贸易长期实践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来源于国际惯例。发展——1812年开始有了FOB,1862年有了CIF,后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术语越来越多。到了1953年被国际商会认可的贸易术语就有9个。在1980年贸易术语发展到14个,到1990年,被国际商会认可的为13个。(去掉了FOA和FOR/FOT,增加了DDU。)到现在国际上通用,并为国际商会认可的术语就是13个,并对部分术语代码作了一些改动,使术语的解析更加系统条理规范化了。第二节 国际贸易惯例及其性质和作用一、国际惯例是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规范,并由国际某商业团体予以对外公布。二、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和作用性质:国际惯例不是法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对任何买卖双方没有法律的结束力;但它是权威,它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是大家公认的做法。对国际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的作用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惯例本身虽然并不是法律,对买卖双方不具有强制性,但如果双方同意采用某一惯例来约束这项贸易时,并在合同中做出明确规定时,那惯例就有了强制性,即具有法律效力。2.如果买卖双方对某一个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合同又未明确适用某一惯例,合同执行过程中又发生了争议,那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就可以引用惯例条文进行判断或仲裁。三、主要的国际惯例简介四、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1、《1932 年华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BA国际贸易》课程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