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之道——舒蕾是怎样红遍中国的》 前言之一:秋菊、张艺谋和丽花丝宝老村长踢伤了秋菊的男人,秋菊在乡里和县里都没有讨到个说法,于是秋菊决定上市里打官司。秋菊挺着大肚子,带上小姑子做伴,在集贸市场卖了家里的红辣椒当路费,拎着一块送礼用的匾额,乘上了去市里的长途公共汽车。影片没有交代这个“市”是哪里,呈现在秋菊和观众眼前的是一座地地道道的西北城市。灰蒙蒙的天地,熙熙攘攘的人流,川流不息的商场,叮叮当当的自行车群,热气腾腾的泡馍馆,数十人通铺大炕的旅店,以及一辆哐当哐当从镜头前开过的大公交车,还有车身上的一幅车身广告:“丽花丝宝 源自日本”。一九九六年的某个夜晚,本小虾正猫在床上看 CCTV—6 频道播映的《秋菊打官司》,毫无思想准备地看到“丽花丝宝”的车身广告,随着一辆公交车哐当哐当地流过镜头。本小虾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老谋子的影片中看到“丽花丝宝”的身影,而且相信绝大多数的丝宝人也不曾想到过“丽花丝宝”有这样一个曝光场所;对老谋子来说,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无意之间,摄下中国化妆品商战历程中的一个侧影。不管秋菊是否用化妆品,她打官司的时候,丽花丝宝已经在全国市场有了很强的渗透力。除了海南、西藏和台湾,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都设立了联络处,在相当一部分的地级城市(也许包括秋菊讨说法的那个市),分设了联络处下辖的办事处,未曾设立的都有相关的经销商。除了这样一个庞大而且齐备的营销网络外,丝宝集团在广东从化、湖北黄石、湖北仙桃建立了三个生产基地,集团总部设在武汉,拥有“丝宝”、“丽花丝宝”两个品牌,一九九五年的全年回款收入达到两点四亿的新高(绝对内部财务数据)。国内贸易部和相关机构的行业排行榜上,丽花丝宝一直位居前十之列。与广州宝洁、上海联合利华、上海家化这些资本雄厚的日化行业大腕们比,丝宝集团属于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与珠海羽西、广东雅倩等位于第二集团之中。前言之二:来龙去脉关于丝宝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其中一个源于“得姿”化妆品的老板姚先生的版本,充满戏剧、曲折,似乎更为真实可信但又难以考证。中国化妆品行业中最早导入“保湿”概念的就是“得姿”品牌,不过“得姿”推出的是“保湿剂”一词,一着不慎,未能赢得先机,反而是雅倩集团去掉“剂”字推出亮发保湿摩丝,丽花丝宝采用“保湿因子”概念推出保湿护肤品系列,双双后来居上,淘得保湿市场的第一桶金。比较正式的版本,来源于丝宝集团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