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知疲倦的人》教案范文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解决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受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学过的方法解决有关词语。 2.学会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字词揭示课题。 1.出示:疲倦 什么是疲倦? 工作、学习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疲倦,而在这里老师却要向你们介绍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2.出示课题: 不知疲倦的人 3.齐读课题。 二、围绕词语,提出问题。 1.沟通在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 2.围绕这些词语提出问题。 三、人物介绍,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认识陈景润。 文中那位沉醉在书堆中的中年男子就是我们今日要认识的不知疲倦的人——陈景润 2.师介绍陈景润。 陈景润是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 年 5 月22 日生于福建福州。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讨论,并在歌德巴赫猜想讨论方面取得国际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 那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 请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有关的资料。 3.陈景润是怎样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 4.分节朗读课文。 5.学习字词。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孜孜不倦、曙光、游弋 四、重点学习,感悟情感。 出示;陈景润是个不知疲倦的人,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 1.你从文中哪里看出陈景润是个不知疲倦的人? 2.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3.同桌沟通,谈自己的想法。 4.指导朗读。 5.师小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歌德巴赫猜想”,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他紧追着时间的分分秒秒,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攀登。 1)分组读。 2)全班读。 3)指导朗读。 五、语言芳草地 你还知道有关陈景润的故事吗?请介绍个同学们。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 9 个生字,积累 9 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 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 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教学媒体 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不知疲倦的人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