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 7 课 诗两首马嵬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学习目标】1. 背诵这首诗。2. 理解诗的深刻寓意 ,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3. 学习本诗 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知识导学】 题解 马嵬驿在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面。天宝十五年(756 年),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避难,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歌咏此事的诗词曲赋有很多,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洪升的《长生殿》都是千古名篇。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唐玄宗开脱。李商隐身在已经走向衰败的晚唐社会,对唐玄宗的失政感到特别心痛。他的这首诗便把矛头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基础演练】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 空闻虎旅传 xiāo( )柝(2)如何四 jì( )为天子【合作探究】1.《马嵬(其二)》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2.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招魂说“海外”“九州”还有杨妃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3.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从内容和语气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14.从内容的顺序看,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其二)》诗的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巩固提升】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马嵬(其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诗 句表 现 手 法作 用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一、基础夯实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马嵬(wéi) 惘然(wǎnɡ) 宵柝(chè)B.弦柱(xuán) 驿馆(yì) 眉睫(jié)C.栩栩(xǔ)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