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致肖吉村亲人的一封公开信散文

致肖吉村亲人的一封公开信散文_第1页
1/3
致肖吉村亲人的一封公开信散文_第2页
2/3
致肖吉村亲人的一封公开信散文_第3页
3/3
致肖吉村亲人的一封公开信散文亲爱的肖吉村亲人们: 您们好!离开肖吉村快 30 年了。儿时的小伙伴们均已垂垂老矣!儿时记忆中的老者们均已悉数去矣!只有年轻的一代人,本应该是村里的主力军,却一个个出门在外,见了也是不相识矣!真的是光阴如梭,世事轮回,岁月无情,人生苦短啊! 咱们肖吉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人居环境差,出行条件落后。但咱们肖吉人,一直是不屈不挠的人,世代以来,没有因为自然条件差而放弃,也没有因为艰难困苦而离开。他们用坚强的臂膀,博大的胸怀,百倍的付出,在肖吉村这个地方,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并在这里生息、繁衍,制造了肖吉村特有的人文历史和文化。 早在明清时期,肖吉村人就已经有了拔贡、秀才等读书人才。到了民国晚期,解放初期,肖吉村读书人已经是家家都有了。也因此,肖吉人倍受外界关注。肖吉村也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匪患,肖吉人先筑土寨,后筑石寨,成为方圆百里尽人皆知的拥有“双寨”的地方。同时,由于识字人多,参加革命工作的人也多。也因此,肖吉村成了人才辈出的地方。省长、厅长、县长、大学教授、局长、乡长、庭长,在肖吉村也是人所共知的。这不能说,不是我们肖吉村的一个奇迹! 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打工潮的影响,年轻人都走出去了。当年红红火火的肖吉湾,也成了无人问津的弃儿。尽管党的富民政策,一再向农村倾斜,国家从各个方面扶植照顾农村人,可由于大多数人已经离开多年,许多好政策在我们村无法落实。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方面,旧村改造时我们人都不回来,无法实施。移民搬迁时,我们人又都不愿离开,无法实施。到现在,其它乡镇农村,村民都住进了新房,我们肖吉人还是住在老先人们留下的破烂窑洞里过活。不说别的,给娃说个对象连一处像样的地方都没有。到村里看一看,到处是残檐断壁,破败不堪,谁同意把自己嫁到这样的村子里呢? 好在我们肖吉村委一班人,这多年来,一直为肖吉村的进展,上下求索。在带领村民们进展致富的道路上,尽心尽力。条件不赢人,不气馁。工作没人干,不灰心。跑乡镇,走县城,多方争取,终于把肖吉村新村建设项目拿下来了!这是肖吉村委一班人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县镇政府和驻村干部对肖吉人最大的爱护和支持! 在这千载难逢的日子里,据我了解,咱们肖吉村这次就有 70 多户人家已经报名申请表示同意参加新村建设了,这是好现象啊!就连好多出门在外,户口都已迁出的家户也报名同意参加这次新村的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致肖吉村亲人的一封公开信散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