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三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6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 6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 1—2 自然段。 (1)齐读第 1 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希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希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 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 看看图,你假如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兴奋呢!”部分。 a 喜爱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 指名朗读“怎么能不兴奋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 2 自然段。 2.教学第 3 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 3 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2.造句 ------有的------有的------实践。 3. 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篇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育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