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环境与稳态教学目标:1)内环境概念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稳态的概念,稳态的实现;教学重点、难点:1、内环境概念,体液间的交换,2、稳态的实现; 教学过程:内环境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可是人体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大多数都生活在液体环境中,而且细胞内部也有大量的水。因为新陈代谢的多种反应是而且只能在水中进行。所以,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约占体重的 60%,水及溶于其中的多种物质构成了人体的液体部分——体液。按照体液分布的位置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成年男性的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 60%。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约40%。20%分布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 分析人体细胞外液有几种:(一)血浆:血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血管中细胞外液。一种重要的溶液,成分十分复杂。溶质中最多的是各种血浆蛋白(总称其中,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器官)。还有无机盐、糖类、氨基酸等。功能主要是运输功能 。补充:1、红细胞: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 400 万~500 万个,女性约 350 万~450 万个。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主要功能:运输 O2和 CO2。是依靠细胞内血红蛋白完成的。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 300 万/μ1,血红蛋白低于 10g/100ml,则为贫血。贫血病人运输 O2能力不足,可能引起各种缺氧症状。如果把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水分子由于渗透作用向细胞内渗透。红细胞涨大,直至破裂。所以,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大量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hemolysis);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线粒体,无法进行有氧呼吸,不消耗氧,进行无氧呼吸。 2、白细胞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不含血红蛋白,故不能携带氧。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 4000~10000 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