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 7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行。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行。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育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1.揭示课题,板书:9 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3.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课件出示 2)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 3:生字) sunjntuzhchijiù 缩努茎推吱拆旧 (1)老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一日”就是“旧”。 4.全班沟通,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适: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劲,费劲。 三、合作沟通,品读感悟。 【设计意图: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从而找出重点句子,培育学生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沟通: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 4)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沟通: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 5)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舞学生用上“一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