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学习目标】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课时安排:5 课时第一课时 恐龙无处不有一、新课导入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沟通1.注音。遗骸( )蟾蜍( )褶皱( ) 地壳( )岛屿链( )劫难( )追溯( ) 骨骼( )臀( )携带( )两栖( )陨石( )潮汐( ) 流逝(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劫难:灾难、灾祸。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方探究事物的由来。天衣无缝:比方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1)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2)例如,在 1986 年 1 月,阿根廷南极讨论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3)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4.作者链接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 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爱读科幻小说,18 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 1941 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1942 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 年获雨果奖),1972 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三、整体感知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请简要说明理由。2.课文中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个说法是怎样得出来的?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第二课时一、文本探究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怎样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4.“假如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语言品析5.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而著称。你能找出文中语言表达平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