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

-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_第1页
1/13
-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_第2页
2/13
-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_第3页
3/13
[农牧学校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实施方案] 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 **农牧学校在农村牧区通过职业学历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实施方案为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市教育局在农村牧区开展职业学历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内教职成函[2025]4 号)的精神,根据教育部、农业部《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试行》(教职成厅[2025]1 号),结合**市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和我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我校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业机械等四个涉农专业实施“农学结合、校乡(村)合作、送教下乡”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农村牧区开展职业学历教育试点,落实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计划。 一、培育目标和培育对象**农牧学校的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和农业机械等四个专业根据**市及蒙东地区农村牧区对农牧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为目标,实施“农学结合、校乡(村)合作”人才培育模式,招收 45 岁以下,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农牧民,培育农村牧区急需的新型职业农牧民。 二、招生规划根据**农牧学校涉农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学校涉农专业的师资 110 人。学校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和农业机械等四个专业自 2025 年起在**市及周边地区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学历教育,每年招收青年农牧民800 人,各专业的招生数额根据**市各旗(县、区)的具体需要确定,连续招生 5 年,为**市培育 4000 名新型职业农牧民。 三、教学组织实施 1、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新型职业农牧民学历教育,由学校“送教下乡”办公室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学历教育。 2、教学组织以旗(县、区)基层农牧业站所和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乡镇(村)成人文化学校为教学点,与有关旗(县、区)农牧业管理部门、乡(镇)政府合作共同确立校外教学点布局。为方便农牧民就近学习,各涉农专业要严格把握教学点设置标准,仔细遴选教学点,教学点由学校送教下乡办公室统一审定和管理。 3、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和学员实际情况,各涉农专业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实行“两先两后一插空”的教学组织形式(生产季节需要的教学内容先安排,农牧业推广的新技术先安排,基础专业理论和常规技能训练后安排,文化素养课插在农闲空余时间)。理论教学实行集中讲授、小组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集中教学时间不少于 910 学时。选修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学实行在老师指导下,学员边学习、边生产、边实践的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