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给学生减负?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这样说] 要如何才能成为创始人 近日,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 CEO 刘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届年会上发表了“在线教育:减负与赋能”的主题演讲,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跨世纪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畅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知识不应该超纲学、提前学,但是能力应该提前学,这样就能为中学减负。而到了中学则应该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实现个性化教育,最终达到减负的目的。 以下为刘畅演讲内容(有删减): 知识要同步学,能力应提前学 大家谈到民营企业,觉得都是校外线上、线下的培训机构,其实还有一类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是进入公立系统,服务公办系统的老师,而这些老师目前最大的需求点是在于减负、素养教育。近几年我们的中高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信任最好的减负是来自于人才选拔把标准的改变、来自于评价体系的改变。 中高考在过去三年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已经开始慢慢的从高中传导到初中甚至小学,还传递着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学生在小学阶段假如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真不是到了初高中去校外参加培训班,就一定能拿到很好的中高考分数的。 现在大量的基础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少,语、数、外等几门主课也出现了更多的考察学生的信息猎取、信息分类的能力的内容,而这些背后传递着国家对于素养教育坚定决心。 图注:2025 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今年我们联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了《2025 中小学生减负报告》。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34%的家长认为应该减少作业时间,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作业效率。这其实是我想说的,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育。 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所有做的作业题一半以上对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变化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大多数学生 80%—90%的作业内容是他们早就掌握的,还有一部分作业中存在大量不属于他目前水平应该有难度的题目。所以个性化作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学业负担的抓手。 上图还反映出有 20%的家长认为应该关闭培训机构。我更同意把它解读为,未来的培训机构职能正在发生转化。学生在学校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把语、数、外的知识掌握好,利用周末时间培育音乐、舞蹈、美术等兴趣。国家也开始鼓舞语、数、外这样的培训不要超纲学、提前学,我信任这里给培训机构很大的机会,就是知识要同步学,但是能力应该提前学。 还有 13%的家长建议增加体育、音乐、美术类内容,这点国家做到了,以北京为例,已经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