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暨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攻坚时期。未来的 5~10 年,将是暨南大学突出侨校特色、狠抓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高水平华侨高等学府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暨南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暨 2020 年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一、规划依据(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暨南大学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既定的目标,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在侨校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建设任务,为学校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侨校特色: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出版的《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一书入选《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重点书系》,编创了《中文》(修订版)、《中文》(初中版)、《华文》等在海外影响广泛的代表性教材,其中,《网上中文》、《华文教育课程建设》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的教学成果奖。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与南非罗德斯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于 2008年挂牌成立,这是学校参与建设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十一五”期间,学校扩大了境内外招生的范围,学生生源由“十五”末期的 71 个国家和地区升至目前的 83 个国家和地区。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 130 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 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 20 余万人,为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侨心、开启侨智、汇聚侨力,为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目标的最终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科状况:学校学位授权的学科、专业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10个门类,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专业 72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3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39 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 11个,国家重点学科 4 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2 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