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像女人的乳房,常常会根据时节与场合的不同需要,被两片海绵挤出各式的形状与沟沟渠渠来,被几根带子归拢于不同的位置与高度。于是,探测这只乳房的真相,便成为千百年来许多追求真相的仁人志士秉烛夜读的大事。好比面对一个妩媚的女子,从她的婀娜多姿、风情摇曳中去猜想她的胸围罩杯,是一项刺激而冒险的工作,充满悬念与探究,且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比如,晋商。有关晋商的书籍汗牛充栋,各类影视剧也是此起彼伏。他们传递给我晋商的印象,是曾经无限风骚,魅力四射,我也是看一遍叹一遍,浑身的血是热了一次又一次。晋商及其票号制造的奇妙,让我们不由得为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 因此,当我第一次看到《晋商之死》时,我是非常的震惊,因为书的封面第一句话就是:打倒晋商拨开华丽外衣,拷问丑陋与劣根性。而随之第二句话竟然是:问山西人:被谁“掠夺”被谁夺走“精气神”最后依据是:《晋商之死》,让晋商宁静地死去……字字如针,直刺眼睛与心窝。 当一个人挑衅般说你有病时,你是不会舒适,也不会无动于衷的。看,挑刺,似乎是必定的。 我承认,我就是带着生气与挑刺的心态看这本书的。但是,当我看完最后一个字放下书本的时候,我是长久的沉默。 我们看多了看惯了太多楚楚动人的美女,我们面对总是风情万种的她,充满了兴奋与骚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机会去看那张美轮美奂的脸蛋下到底是不是原装,也就无法知道脸蛋上脂粉有多厚,脸上的雀斑有多少,粉刺有多大。当有天无意间看到了卸妆后的那张脸蛋,我们才发现,难受如一首哀曲,总是如此地不由自主地让人黯然。 “科举不成,考场失意,地穷不养人,造反又不敢,为了活着,山西人走西口,衣锦还乡的人后有皑皑白骨。”这就是晋商们辉煌的起源; “官商勾结‘黑社会’化管理,‘头顶九毛九’的签,依存文化残缺,‘根’上出问题,晋商死去成一种必定。”这就是晋商死去的原因; “颠覆‘晋商’传统,吃资源轻公益,炫富显摆,精神萎缩,方向迷失,‘新晋商’们‘大逃亡’或疲软。”这就是新晋商们的现状。 触目惊心,入骨三分。我不得不承认,《晋商之死》说的不无道理。而且,正如前言所写,晋商所展现的小格局与丑陋,细思考,那里似乎有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影子。 曾经是那么的辉煌,却以一种戛然而至的状态谢幕,为什么看了太多有关晋商的书籍,观点纷纭,但是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论述让我信服。而《晋商之死》,从晋商的起源、进展到高潮,晋商的管理、信仰等方面,一一梳理,最后告诉我们,晋商不死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何等的残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