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的总结要在每个章节结束时完成,这样可以避开遗漏。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 2025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T2 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 DNA 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4、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 DNA 的作用。 5、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 型(英文 Rough 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②、S 型(英文 Smooth 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假如用加热的方法杀死 S 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2、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 S 型菌杀死,并用死的 S 型菌与活的 R 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 R 型经不起死了的 S 型菌的 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 S 型)。 6、艾弗里实验说明 DNA 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 S 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 DNA 等提取出来,分别与 R 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 DNA 与 R 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7、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 是转化因子,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DNA 是遗传物质。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② DNA 中 P 的含量多,蛋白质中 P 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 S 而 DNA 中没有 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 DNA。用 35P 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 32P 标记 DNA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 DNA 进入了细菌体内。③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 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