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淋巴细胞1.掌握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摡念。2.掌握 T 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TCR、CD3、CD2、CD4、CD8 和 CD28 等)及其功能、T 细胞的亚群(特别是 Th1、Th2、Tr)及其功能。3.掌握 B 细胞主要表面标志(BCR、Fc 受体、CD40、CD80/CD86 等)及其功能。4.熟悉 T 细胞的发育过程及阳性选择、阴性选择的生物学意义。5.熟悉 NK 细胞的特性与生物学功能。6.了解 B 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亚类及其功能特点。7.了解 NK 细胞的来源。T 细胞发育来源于骨髓→在胸腺(thymus)内发育成熟→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参加对 TD 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发育过程:三个阶段 三个重要事件 双阴性细胞(DN,CD4-CD8-) ®TCR 基因重排(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 TCR ) 双阳性细胞(DP,TCR+CD4+CD8+) ®阳性选择(获得 MHC 限制性) 单阳性细胞(CD4T 和 CD8T 细胞)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成熟的单阳性细胞(CD4T 和 CD8T 细胞) 三个重要事件及其意义1、功能性 TCR 形成(基因重排)在双阴性晚期 β 链完成重排并开始表达,与替代 α 链(pre T cell α)形成替代 TCR (pTα:β);在双阳性期 α 链完成重排并开始表达,与 β 链形成 TCRαβ 意义: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 TCR2、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 DP 细胞 TCR 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的 MHCI/II 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 CD8/CD4 的 SP 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 DP 细胞发生凋亡。 意义:获得 MHC 的限制性3、阴性选择在胸腺皮髓质交界处或髓质区,能与 DC 或 MF 提呈的自身肽/MHC 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的 SP细胞,发生凋亡;而不能识别抗原的 SP 细胞则发育成熟。意义: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T 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CR-CD3 复合物、CD4 和 CD8 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丝裂原结合分子。功能:参加识别抗原、T 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生物学效应的发挥。TCR-CD3 复合物:所有 T 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 CD3 分子结合,形成 TCR-CD3 复合物。作用:识别由 MHC 分子呈递的抗原(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TCR 的结构特征:四种肽链(α、β、γ、δ)形成两种二聚体( TCRαβ、TCRγδ); αβT 细胞、 γδT 细胞;胞外区均各含一个 V 区(TCR 识别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功能区)和一个 C 区;跨膜区具有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赖、精),通过盐桥与 CD3 分子跨膜区连接;胞内区很短,不具信号转导功能。功能:识别 MHC 分子呈递的抗原CD3 的功能:转导 TCR 识别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