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_ ---------------------------------------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富有成效且充满诗意。而质量低下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一、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 问题情境不是老师为了赶时髦的课堂点缀。就一堂数学课中的某个特定的问题情境而言,设置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脱离教学目标,不考虑课堂教学的需要与否,盲目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不但无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 案 例 一 】 “ 平 移 与 平 行 ” ( 北 师 大 版 ) 课 堂 导 入 片 段—— 师:同学们,在炎烈的夏天突然停电了,你有什么感觉呀? 生:空调停了,热死了! 生:停电时间长了,电器不能用,我们就吃不到冰淇淋了。 师:是呀,停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方便。那么,你们知道电是怎么送到一家一户的吗? 生:通过电线输送的。 师:你们看到过电线吗? 师(在出示两根输电线的图片后):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两根电线这样的两条直线的关系——“平行线”。 【反思】 出示“平行线”的原型——两根输电线的图片,只要一个简单的投影就可以完成,但在上面的案例中,老师却不顾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刻意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这种脱离数学教学的本质,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的做法,不但没能发挥问题情境应有的作用,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由此可见,要提高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就必须紧紧抓住为课堂教学服务这一根本出发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二、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紧扣课堂教学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任何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都应该围绕“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这一根本目的来进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老师就必须紧扣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来进行。否则,不管是多花哨的问题情境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多余的。 【案例二】“倒数”(浙教版)教学片段—— 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