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培育掌握数学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讨论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中学从事数学、信息课的教学工作,在科技、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讨论、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讨论生学位。二、培育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受到科学讨论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或计算数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进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 (5)具有良好的老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数学教学能力。三、主干学科:数学四、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计算机概论,程序设计和算法语言,常微分方程,物理学,概率统计,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分析,控制论基础,运筹学,数学教学论。五、学制与学分要求:四年制本科,实行学分制的班级可以适当调整为 3~6 年,但不得低于 3 年。学生毕业应达到 170 学分,其中普通教育的学分为 75 学分。专业教育的学分 95 学分。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七、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应特别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根据课程要求安排上机实习与实验,也可单独开设实验课程或组织社会实践,亦应安排毕业实习或完成毕业论文。八、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项目 学期 教 学 社 会 调 查军 事 训 练生产劳动机 动时间假期共计备注上课考试教 育实习专业实习专 业论文一1161.54110522181.5二3181.52110524181.5三5181.52110526181.5四7101.58(8)2310528101.56合 计1261288610640208九、课程结构比例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通识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总学时综合类教育、技能学时数学分学时数学分学时数学分学时数学分学时数学分学时数学分学时数学分936524142381045378213421918010306017030.6%13.6%26.4%12.3%11.16%十、周学时分配表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10)八(10)公共课周学时10+212+281164专业课周学时121115+315+118+317+3(选2)5 ( 选12)(选 16)十一、课程设置(一)综...